

教師名錄

孫維萍
- 職稱/職務
- 副教授
- 研究領域
- 訴訟法
法學博士,副教授,碩士生導師,意昂体育訴訟法與司法製度研究所副所長。意大利米蘭大學訪問學者(2000-2001),意大利羅馬大學訪問學者(2006-2007)👦🏼,美國埃默裏大學高級訪問學者(2011)。目前主要研究領域🤽🏿:刑事訴訟法學、比較刑事司法製度和證據製度🫖、刑事司法中的人權保障🚺🧑🌾、刑事和解製度🧑🏽🦳、意大利刑事司法和證據製度。曾經從事研究領域:刑事偵查學、物證技術學、痕跡學和槍彈痕跡學↙️。上海市精品課程《刑事訴訟法》項目負責人🧑🏽🌾,國家社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。
電子郵件💁🏼♀️:weiping_sun@hotmail.com
教育背景
理學學士學位: 1988, 中國刑警意昂体育;
法學碩士學位: 1999, 中國人民大學;
法學博士學位: 2002, 中國人民大學;
主要學術成果
論文
獨著🚑:《意大利式“辯訴交易”與美國辯訴交易之比較》載於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》(社科版)2011年第一期⟹;
第一作者:《兩岸刑事和解製度比較》載於《中國刑事法雜誌》2010年第三期;
獨譯:《關於經驗法則的思考》(意大利文)載於《證據科學》2009年第二期🤵🏿♂️;
第一作者:《論傳聞證據規則在我國移植的環境與製度障礙——兼評直接言詞原則的立法貫徹》載於《政治與法律》2008年第二期⏰;
第一作者:《從偵查實驗到實驗證據》載於《證據學論壇》第十四卷🪿,2008年法律出版社出版;
第一作者🚭🍎:《我國構建檢察機關量刑建議製度及其實踐的思考》載於《刑事訴訟法修改:問題與前瞻》200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;
第一作者:《再看意大利的刑事司法改革》載於《中國刑事法雜誌》2005年第六期;
獨著📋:《意大利治安法官新的刑事司法管轄職能--替代式刑罰懲罰方法的適用》載於《政治與法律》2005年第六期;
獨著:《刑事司法製度的人性化設計——和諧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》載於《政治與法律》2005年第四期🙆🏻♀️🪈;
獨著:《非法證據規則的人權保護理念》載於《人權法律評論》2005年第一期,《北京大學出版社》出版;
獨著:《中意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辯護職能的比較研究》載於〈意昂体育平台學報〉(社科版)2004年第2期🤲🏽;
第一作者:《意大利刑事訴訟法的主要特色及最新修訂》載於《政治與法律》雜誌2003年5期💸;
獨著:《意大利的律師製度與辯護律師》載於《3R視角下的律師法製建設》,陳衛東主編,2004年《中國檢察出版社》出版;
獨著:《意大利證據展示製度探析》載於《訴訟法理論與實踐》,主編陳光中🛌、徐靜村🍚,2005年《中山大學出版社》出版;
獨著🧑🏽⚖️:《意大利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及對我國的立法借鑒》載於《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》2003年版🫵🏻,並被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》全文轉載;
第二作者:《中國新刑事訴訟法的主要特色》(LINEAMENTI ESSENZIALI DEL NUOVO PROCESSO PENALE CINESE)以意大利文合作發表在意大利法學權威核心期刊《意大利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雜誌》(RIVISTA ITALIANA DIRITTO E PROCEDURA PENALE)2002年第4期;
第二作者⏯:《意大利偵查製度之特色》合作發表於《北京警察意昂体育學報》2001年第4期;
獨著:《淺論我國的司法鑒定製度》發表在《遼寧大學學報社科版》2001年第4期;
獨著:《關於自訴案件中被害人權利實現問題的思考》發表於《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》1998年5期;
第一作者:《射擊彈頭上的陽膛線痕跡及其變化》和《七九式沖鋒槍射擊彈殼上痕跡的研究》發表於1995年全國痕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;
第二作者😄:《應用掃描電鏡對“五四”手槍射擊彈殼上“舌痕”的研究》發表於《公安部第一界刑事技術掃描電鏡物證檢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✊,並獲優秀論文獎;
著作
專著🔥:《中意刑事訴訟證明製度比較》🔷,2007年《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》出版。
合著👽:《外國刑事訴訟法》(約9萬字),第一作者:宋英輝,2006年由《法律出版社》出版🍃。
主編🎼🎓:《證據法學》,上海交通大學立項教材,2009年《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》出版。
參編:《外國證據法》🐻,主編何家弘,2003年《法律出版社》出版;
參編🦢:《辯訴交易製度比較研究》,主編張智輝,2009年《中國方正出版社》出版
參編:《檢查製度比較研究》(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重大課題),主編何家弘🌍,2008年6月《中國檢察出版社》出版。
參編:《中外司法體製研究》,主編何家弘🛼😮💨,2004年〈中國檢察出版社〉出版✌🏽;
參編😷:《刑事訴訟法》(新世紀法學系列教材)🫃,主編周偉,2006年《北京大學出版社》出版🚝。
副主編🤦🏻:《手槍痕跡檢驗》,1998年《四川人民出版社》出版;
副主編:《警用槍械的性能和使用》,1996年《大連出版社》出版。
課題及獲獎
1👨🏽🚀、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課題:《刑事公訴案件和解製度研究🙅🏻♂️🧝🏼:比較與實證的視角》🧚;
2、主持(香港)亞洲法律資源中心(亞洲人權委員會)課題:《提高刑事警察合法取證能力研究》🚁。
3、公安部科研項目《利用射擊彈頭痕跡區分常見國產發射槍種的研究》1998年獲得公安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。
4👨🏿🚀、參加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重大課題👩🏽🔧:各國檢察製度比較研究。
5、參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🧚♂️:各國證據法學研究🏋🏻。
主要國際學術交流
1、2011年4月,受美國夏洛特意昂体育和埃默裏兩所意昂体育邀請舉辦“中國刑事司法與警察執法”講座。
2、2009年4月🤤,受邀參加在美國哈佛大學主辦的“刑事司法與實證理論”研討會”,並做題為“中國刑事辯護率之影響因素”的報告。
3💂🏿♂️、2007年7月,受邀參加在韓國延世大學主辦的“東亞法治與發展”研討會👩🏻⚕️,並做主題為“中國的刑事司法改革”報告🧏🏼♀️。
4、2006年10月, 受邀參加意大利米蘭大學舉辦的“意大利刑事救濟程序問題”研討會🧎。
5、2006年3月,受邀參加在香港舉行的“亞洲人權憲章研討會”,並訪問相關機構🥞🫲🏻。
6、2006年1-2月,受邀訪問挪威奧斯陸大學,瑞典隆德大學以及當地警察🍃🍦、檢察和法院機構。
7👽、2005年11月,受邀在韓國光州參加“亞洲人權狀況研討會”👨💻🧑⚖️,並到漢城、釜山等地訪問🪤。
8🌞、2003年9月,在澳大利亞參加由維多利亞洲墨爾本(MELBOURNE)警察局主辦的“國際打擊恐怖活動的狀況和展望”(THE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IVES ON ELIMINATING THE TERRORISM)會議🧍♂️;
9、2001年4月,受邀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克莫(COMO)參加由“歐盟律師聯合會”(EUROPEAN LAWYER‘UNION)和意大利倫巴第大區政府(REGIONE LOMBARDIA)聯合主辦的“歐盟檢察官與辯護律師”(L‘AVVOCATO DIFENSORE DI FRONTE AL PM EUROPEO)專題研討會🧑🏼🦲;
10、2001年3月,受邀在意大利南部城市巴裏(BARI)參加由“GIOVANNI e FRANCESCA FALCONE”基金資助的專題會議“公正程序研討會”(I SEMINARI SUL GIUSTO PROCESSO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