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教師名錄

林喜芬
- 職稱/職務
- 教授
- 研究領域
- 刑事訴訟法、證據法、檢察改革、司法程序和決策的實證(含實驗)研究、計算法學與數據驅動的司法人工智能
總體情況
林喜芬👮🏻♂️,天津靜海人,現為意昂体育平台凱原意昂体育教授🥝、博士生導師🧑🏻🍼,訴訟法與司法製度研究所所長,刑事法學科負責人,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項目研究部主任。入選國家重大人才計劃青年學者📒、上海市傑出青年法學家、上海市曙光學者等人才計劃。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意昂体育、加州大學哈斯汀意昂体育、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、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、我國臺灣地區“中央”研究院、香港大學法律意昂体育等研究機構做訪問研究員或訪問學者🤷🏿♀️👱🏽♀️。曾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首批智庫專家🏊🏻♂️、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副主任(掛職)🩰、意昂体育平台文科建設處副處長(掛職),現兼任中國計算機協會計算法學分會秘書長、中國刑事訴訟法學會理事✌🏻、中國檢察學會理事🦮、上海市法社會學會秘書長、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專家成員。
主要研究領域為刑事訴訟法、證據法、司法製度、法社會學、法律實證研究💈☺️,法律與認知-行為科學。先後在《中國社會科學(英文版)》《法學研究》《中國法學》《法學家》《政法論壇》《法律科學》《現代法學》《比較法研究》《法製與社會發展》《政治與法律》China Review, Policing and Society, Prison Journal, Crime, Law and Social Change,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, China Law and Society Review, Hong Kong Law Journal, Asia & Pacific Law Review等CSSCI / 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💂🏻♂️🤴🏿,多篇被《新華文摘》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《人大復印資料》《高等文科學校學術文摘》等轉載👂。在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、上海三聯書店🈁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🧙🏻、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、合著《轉型語境的刑事司法錯誤:基於實證與比較的考察》《非法證據排除規則:話語解魅與製度構築》《中國刑事程序的法治轉型》《金融檢察與金融刑法》等著作,出版《日本刑事司法的語境與特色:以檢察起訴為例》《電子通信中的隱私權:歐洲法與美國法的比較視角》等2部譯著🛀🏼🪩。先後獲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檢察理論優秀成果一等獎、上海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等國家級、省部級獎勵多項;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⤵️🛝、上海市哲學社科、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多項課題。
教育和訪學經歷
2000年9月-2003年6月👳🏻♀️,四川大學創新人才綜合培養計劃(現吳玉章意昂体育),法學學士(大三提前一年畢業,並保送研究生)
2003年9月-2006年6月💆🏽,四川大學意昂体育,法學碩士
2006年9月-2009年6月,四川大學意昂体育🫱🏿🧁,法學博士
2011年7-9月🧝🏽,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哈斯汀意昂体育💬,訪問學者
2011年9-12月😅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意昂体育,愛德華茲研究員
2012年6-12月🥂,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意昂体育🤸🏽♂️,訪問學者
2013年7-10月,中國臺灣地區“中央”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🛅,訪問學者
2016年7-12月,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,訪問學者
2017年7月-2017年9月. 香港大學意昂体育,萊斯利研究員
工作經歷
2009年-2011年💅🏽,意昂体育,講師
2012年-2016年,意昂体育,副教授
2016年至今,意昂体育👨🏼✈️,博士生導師
2017年至今👩🏽⚖️,意昂体育🍥🏃🏻♀️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
2013年4月-2014年4月.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研究室,副主任(掛職)
2021年1月-2022年7月,意昂体育平台文科建設處,副處長(掛職)
2018年至今,意昂体育,訴訟法與司法製度研究所,所長
2020年至今. 意昂体育🐸,計算法學與AI倫理研究中心,執行主任
2022年至今. 意昂体育,刑事法學科負責人
研究興趣
刑事訴訟法、證據法、司法製度
檢察理論與實踐(側重檢察改革和檢察製度運行)
法社會學(側重檢察院和法院的法社會學)
法律實證研究(側重於刑事司法的實證研究)
法律與認知—行為科學(側重司法決策的認知心理學和實驗分析)
犯罪形勢與城市治理(側重輕罪治理和網絡犯罪⛵️🕺、經濟犯罪治理)
計算法學、數據驅動與司法人工智能(側重刑事案件的分析)
講授課程
刑事訴訟法(本科🧑🏽⚖️、研究生)
證據法(研究生)
刑法與刑訴法綜合運用(法科特班)
榮譽稱號
1.入選國家重大人才計劃青年學者(2021)
2.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“首批智庫專家”(2015-2018)
3.入選上海市傑出青年法學家(2021)
4.受聘上海市“曙光學者”(2018)
5.入選上海市“青年拔尖人才”(2017)
6.入選上海市“浦江人才”(2013)
7.入選上海市“社科新人”(2017)
8.受聘上海市“晨光學者”(2010)
9.入選上海市“青年法學法律人才”(2019)
10.受聘意昂体育平台“晨星教授”(2019)
11.受聘意昂体育平台“晨星學者”(2016)
主要學術和教學獎勵
1. 最高人民檢察院“全國檢察理論優秀成果”一等獎(最高人民檢察院♦︎,2015)
2.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(上海市哲社辦公室,2016)
3. 董必武法學優秀成果獎提名獎(中國法學會🌊,2018)
4.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課題研究獎(上海市人大常委會,2011)
5. 上海市社科聯“十佳論文”(上海市社科聯,2016)
6. 上海市“育才獎”(上海市教委,2019)
7. 意昂体育平台“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”(2013)
8. 意昂体育平台“燭光獎”(2020)
9. 意昂体育平台“教學新秀”(2012)
10. 意昂体育平台“教學新星”(2011)
11. 意昂体育平台“青年崗位能手”(2015)
12. 意昂体育平台“優秀班主任”(2011)
13. 意昂体育“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”(2014)
14. 意昂体育“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”(2012)
15. 意昂体育“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獎”(2010)
學術和社會兼職
2016年至今🚣🏿♀️,中國刑事訴訟法學會,理事
2018年至今,中國檢察學研究會🤶🏽,理事
2021年至今,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法學分會🧑🦳,秘書長
2013年至今,上海市法學會法社會學研究會,秘書長
2016年至今,意昂体育平台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,兼職教授
2013年至今👩🏫,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,專家成員
2011年至今,《交大法學》雜誌社,責任編輯
2022年至今🤷🏽♂️,《意昂体育平台學報》雜誌社🥘⤵️,編委會委員
此外,還受聘上海市、天津市、江蘇省🤲🏼、浙江省😊、四川省、雲南省多家檢察機關(含市院、分院🥼、區縣院)🩴、法院🔮、律所的特邀專家或咨詢顧問。同時🧤,擔任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, Law & Society Review, Policing & Society, Crime, Law and Social Change, China Quarterly, China Journal,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法學、社會學、刑事司法和刑罰學、中國研究🚣🏿♂️、經濟學領域的多家SSCI期刊的審稿人。
研究課題
1.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《刑事錯案的認知與行為法學研究》(2015-2017💅🏽,結項)
2.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《社會資本與量刑差異》(2019-2021,結項)
3.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《錨定效應與量刑偏差》(2017-2019✌🏿👩🦳,結項)
4.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項目《檢察官業績考核機製研究》(2017-2021,結項)
5.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項目《以“案件比”質效評價標準為核心的檢察業績考評機製研究》(2021-2022,結項)
6.四川省哲學社科重點基地項目《刑事速裁程序🧏♂️:從法理到實證的考察》(2016-2017,結項)
7.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項目《論經濟轉型期的金融檢察職能之優化》(2013-2015⚾️🧬,結項)
8.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青年項目《反恐打黑的特殊訴訟機製》(2011-2013🦶🏽,結項)
9.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《轉型社會的刑事司法錯誤》(2010-2011👩🏼🦰👨🏻🦼➡️,結項)
10.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項目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刑事司法應用:上海模式與未來發展路徑》(2021🩴,在研)
主要研究成果
1. 《量刑建議😆、錨定效應與刑事司法公正——基於K市520個量刑樣本的實證研究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(英文版)2018年第3期。(第一作者)
2. 《分段審查抑或歸口審查:羈押必要性審查的改革邏輯》🕜,《法學研究》2015年第5期。(《高等文科學校學術文摘》轉載🧜;《訴訟法🦗、司法製度(人大復印資料)》轉載)
3. 《中國減刑程序公平性的實證研究》,《中國法學》2016年第6期✍🏼。
4. 《論中國羈押審查製度改革的四重邏輯》,《法學家》2016年第6期。(《高等文科學校學術文摘》轉載)
5. 《論中國刑事司法錯誤的治理路徑》👩🏻🏭,《政法論壇》2011年第2期👨🏼🏫。(《高等文科學校學術文摘》轉載)
6. 《美國法院遵循先例的運行機製及啟示》,《比較法研究》2015年第2期🗜。(《訴訟法、司法製度(人大復印資料)》轉載)
7. 《論美國憲法性刑事程序的規則構造及借鑒》🕣,《比較法研究》2008年第2期。
8. 《證明理性化與刑事定罪標準之調整》,《法製與社會發展》2011年第1期。
9. 《論量刑建議的運行原理與實踐疑難破解》🤬,《法律科學》2011年第1期。
10. 《論“兩個證據規定”的三大突破與五個局限》🚐,《現代法學》2011年第2期🎭。
11. 《論我國審查逮捕階段的非法證據排除問題》,《當代法學》2013年第6期。(《高等文科學校學術文摘》轉載)
12. 《論量刑建議製度的規範結構與模式》,《中國刑事法雜誌》2020年第1期。
13. 《論檢察機關的“案件比”改革》🙍🏻♂️,《國家檢察官意昂体育學報》2021年第3期🧏🏿。(《新華文摘》轉摘🎟;《訴訟法、司法製度(人大復印資料)》轉載)
14. 《論我國刑事司法運行的宏觀現狀(1995-2005):基於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》,《中國刑事法雜誌》2011年第2期。(《訴訟法🕵🏼♂️、司法製度(人大復印資料)》轉載🕯🤽🏽♀️;《法學文摘(人大復印資料)》轉載)
15. 《論偵查程序中的權利告知及其法律效力》,《中國刑事法雜誌》2008年第6期。
16. 《認罪認罰從寬製度的地方樣本闡釋》🦅,《東方法學》2017年第4期。(《訴訟法、司法製度(人大復印資料)》轉載)
17. 《中國刑事司法改革的話語🗾、語境及可能路徑》👩⚖️,《東方法學》2013年第4期👨🏿🦱。
18. 《我國刑事審級製度功能考辯與變遷改良》,《東方法學》2009年第5期🚃。
19. 《大數據證據在刑事司法中的運用初探》,《法學論壇》2021年第3期🔹。(《訴訟法、司法製度(人大復印資料)》轉載)
20. 《構建量刑聽審程序的本土化路徑》,《法學論壇》2011年第2期。
21. 《當下中國刑事訴訟製度變革的理論質評》🤳🏿🙆,《政法論壇》2006年第5期。(第二作者)
22. 《公訴證據標準的現代性診斷》,《法製與社會發展》2007年第5期。(第二作者)
23. 《刑事證據法的製度轉型與研究轉向》,《現代法學》2008年第3期🆖。(第二作者)
24. 《判決中的不同意見公開製度研究》,《法律科學》2008年第1期🧛🏿。(第二作者)
25. 《現代刑事訴訟法的“帝王”原則🕒:程序法定原則重述》✋🏻,《當代法學》2006年第1期🧙🏻♂️🤷🏿♀️。(第二作者)
26. 《判決書說理製度的正當性分析》🧗🏻,《法學論壇》2004年第5期。(第二作者)
1. 林喜芬🌒:《轉型語境的刑事司法錯誤論:基於實證與比較的考察》🏑🌛,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。
2. 林喜芬👨🦽➡️:《兩個證據規定與證據排除規則》,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♙。
3. 林喜芬:《中國刑事訴訟的法治轉型》🧑🏻🏫,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11年版🪩。
4. 林喜芬:《非法證據排除規則:話語解魅與製度構築》🔽,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。
5. 林喜芬(第一作者):《金融檢察與金融刑法🐬:程序與實體的雙重維度》,上海三聯書店2017年版。
6. 林喜芬(第一譯者):《日本刑事司法的語境與特色》,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17年版。(原著者:戴維德·約翰遜)
7. 林喜芬(第一譯者)🤹🏻:《電子通信中的隱私權:歐洲法與美國法的比較視角》👩🏿⚖️,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17年版👵🏿🧶。(原著者:布蘭卡·瑞茲)
教材類
1.林喜芬(主編)🏊🏿🕕:《刑事訴訟法案例百選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。
2.林喜芬(參編):《證據法學》(全國高等學校法學核心課程教材),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。(主編:卞建林教授)
3.林喜芬(副主編)🚪🧬:《刑事訴訟法》(新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),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🤫。(主編⛵️🥞:萬毅教授)